工作人员正在安装窨井盖。李现理 摄
本报记者 翁韬 本报通讯员 李现理
郑州市紫荆山路,是市民刘瑞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以前骑行在这条路上,她总要两眼紧盯着路面,小心翼翼地蛇形行走,只为提前绕开路面上一个个凹陷的窨井盖。
“原来这条路上有不少下沉式的窨井盖,有的井盖甚至和路面相差十多厘米,电动车一不小心撞上去,轻的颠一下,重的可能会翻车。”刘瑞说。
而今,这些“问题井盖”已经被整治、更换,记者在现场看到,新换的井盖周围依稀能看出沥青路面的颜色差异,新老路面衔接得非常平整。“踏平坎坷成大道”,骑行在平坦的道路上,刘瑞终于可以轻轻松松、目视前方,加足马力一路畅行了。
“小井盖”为何成了“老大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多。如遍布城市道路的部分窨井盖,因责任单位管理不善、维修更换不及时等原因,导致这些年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提及窨井盖伤人事,鹿邑县城北关的肖女士至今“心有余悸”。2020年6月14日晚,14岁儿子放学后冒雨回家,路上自行车前轮被缺失窨井盖的坑卡住,摔倒后掉了两颗门牙。“事后按照窨井盖的标识找到了权属单位,获赔治疗费6000元。”肖女士说,从那以后,每当孩子出行,她最牵挂的就是儿子的安全问题。
此前,记者在一些城市采访时也发现,窨井盖缺失、破损变形、松动错位、塌陷下沉、凹凸不平等现象比较常见,有些“带病”的窨井盖存在着“无人问津”或“久拖不决”等问题,成了随时可能侵害市民生命安全的“定时炸弹”,既影响了市容市貌,又形成安全隐患。
“小井盖”为何成了“老大难”?
据记者了解,遍布城区的窨井盖涉及的单位广、数量多,按照权属分类涉及的单位就有,供水、排水、污水、供电、燃气、交警、路灯、移动、联通、电信、广电、消防、国防等十多个部门。
“部分权属单位往往重使用轻管理,日巡视制度、紧急抢修预案制度落实不到位。多家管线单位共用窨井盖的,当出现问题时容易互相推诿扯皮,”某地城市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政府部门综合协调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也是造成窨井盖问题多发的主要原因。
列入民生实事 关注“脚下安全”
小小窨井盖,关乎大民生。2021年,省委、省政府将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列入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印发了《河南省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以下简称《方案》)。2022年,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再次被列入全省十大民生实事。
据了解,去年我省投入1.6亿元资金,用于守护百姓“脚底下的安全”。全省共普查确权窨井盖752.5万余个,其中公共区域458.8万余个,非公共区域293.7万余个;普查出问题窨井盖78.2万余个。至去年年底,全省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省直管县(市)全部完成年度整治任务,累计整治病害窨井盖设施34万余个。今年一季度,全省已经完成问题窨井盖整治3万多处,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脚下的出行安全。
按照行动方案,目标是2021年完成40%问题窨井盖的整治任务,2022年、2023年分别完成40%、20%的整治任务。整治范围包括全省各市、县建成区的城市道路、广场、免费公园绿地及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区域内设置的所有窨井盖。此外,学校、医院、商场、车站、码头等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以及居民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建制镇等区域设置的窨井盖专项整治也参照《方案》执行。
据介绍,经过整治后的窨井盖还将有自己的“电子身份证”,即统一规范的窨井盖标识,内容包括编号、类别、产品型号、执行标准、规格材质、承载等级、生产日期、管理单位等相关信息,建立起“一路一档案、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权属”的电子档案。
“通过集中整治,去年以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因窨井盖损毁、缺失引发的安全事故。”鹿邑县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城管局副局长桑召力介绍,去年城管局牵头组织协调各权属单位共整治病害窨井盖3196个,组织市政维护中心对建成区主要路段、79个道路交叉口、学校周边、低洼积水路段更换五防(防响、防滑、防盗、防坠落、防位移)窨井盖856个、提升窨井盖270个、加装防坠网787个,基本上遏制了窨井盖伤人事件的多发态势。
坚持各负其责,避免“九龙治水”
针对之前窨井盖管理中存在的多头管理、“九龙治水”情况,《方案》要求,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确定权属,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协调联动,共同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各地城市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窨井盖权属单位,要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组织牵头下,认领各类窨井盖的权属关系和主体责任,承担管理责任和治理任务。”桑召力介绍,工作推进中要建立窨井盖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协同联动、各负其责、跨前一步、闭环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
明确责任之后,各权属单位要持续常态化开展窨井盖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建立整治台账和“一路一档案,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权属”的电子档案。
此外,还要积极探索运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安全管理模式,逐步推广应用具备防盗、防滑、防移位、防沉降、防坠落等功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窨井盖安全性能,防范车损人伤事故发生。
“下一步,窨井盖专项整治重点由城市公共区域向非公共区域延伸,由城市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主城区向所辖乡镇延伸,做到全域覆盖,协同推进。”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治理窨井盖,守护“脚下安全”“民生实事进行时”系列报道
郑州市紫荆山路,是市民刘瑞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以前骑行在这条路上,她总要两眼紧盯着路面,小心翼翼地蛇形行走,只为提前绕开路面上一个个凹陷的窨井盖。
工作人员正在安装窨井盖。李现理 摄
本报记者 翁韬 本报通讯员 李现理
郑州市紫荆山路,是市民刘瑞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以前骑行在这条路上,她总要两眼紧盯着路面,小心翼翼地蛇形行走,只为提前绕开路面上一个个凹陷的窨井盖。
“原来这条路上有不少下沉式的窨井盖,有的井盖甚至和路面相差十多厘米,电动车一不小心撞上去,轻的颠一下,重的可能会翻车。”刘瑞说。
而今,这些“问题井盖”已经被整治、更换,记者在现场看到,新换的井盖周围依稀能看出沥青路面的颜色差异,新老路面衔接得非常平整。“踏平坎坷成大道”,骑行在平坦的道路上,刘瑞终于可以轻轻松松、目视前方,加足马力一路畅行了。
“小井盖”为何成了“老大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多。如遍布城市道路的部分窨井盖,因责任单位管理不善、维修更换不及时等原因,导致这些年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提及窨井盖伤人事,鹿邑县城北关的肖女士至今“心有余悸”。2020年6月14日晚,14岁儿子放学后冒雨回家,路上自行车前轮被缺失窨井盖的坑卡住,摔倒后掉了两颗门牙。“事后按照窨井盖的标识找到了权属单位,获赔治疗费6000元。”肖女士说,从那以后,每当孩子出行,她最牵挂的就是儿子的安全问题。
此前,记者在一些城市采访时也发现,窨井盖缺失、破损变形、松动错位、塌陷下沉、凹凸不平等现象比较常见,有些“带病”的窨井盖存在着“无人问津”或“久拖不决”等问题,成了随时可能侵害市民生命安全的“定时炸弹”,既影响了市容市貌,又形成安全隐患。
“小井盖”为何成了“老大难”?
据记者了解,遍布城区的窨井盖涉及的单位广、数量多,按照权属分类涉及的单位就有,供水、排水、污水、供电、燃气、交警、路灯、移动、联通、电信、广电、消防、国防等十多个部门。
“部分权属单位往往重使用轻管理,日巡视制度、紧急抢修预案制度落实不到位。多家管线单位共用窨井盖的,当出现问题时容易互相推诿扯皮,”某地城市管理部门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政府部门综合协调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也是造成窨井盖问题多发的主要原因。
列入民生实事 关注“脚下安全”
小小窨井盖,关乎大民生。2021年,省委、省政府将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列入十大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印发了《河南省城市公共区域窨井盖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以下简称《方案》)。2022年,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再次被列入全省十大民生实事。
据了解,去年我省投入1.6亿元资金,用于守护百姓“脚底下的安全”。全省共普查确权窨井盖752.5万余个,其中公共区域458.8万余个,非公共区域293.7万余个;普查出问题窨井盖78.2万余个。至去年年底,全省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省直管县(市)全部完成年度整治任务,累计整治病害窨井盖设施34万余个。今年一季度,全省已经完成问题窨井盖整治3万多处,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脚下的出行安全。
按照行动方案,目标是2021年完成40%问题窨井盖的整治任务,2022年、2023年分别完成40%、20%的整治任务。整治范围包括全省各市、县建成区的城市道路、广场、免费公园绿地及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区域内设置的所有窨井盖。此外,学校、医院、商场、车站、码头等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以及居民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建制镇等区域设置的窨井盖专项整治也参照《方案》执行。
据介绍,经过整治后的窨井盖还将有自己的“电子身份证”,即统一规范的窨井盖标识,内容包括编号、类别、产品型号、执行标准、规格材质、承载等级、生产日期、管理单位等相关信息,建立起“一路一档案、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权属”的电子档案。
“通过集中整治,去年以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因窨井盖损毁、缺失引发的安全事故。”鹿邑县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城管局副局长桑召力介绍,去年城管局牵头组织协调各权属单位共整治病害窨井盖3196个,组织市政维护中心对建成区主要路段、79个道路交叉口、学校周边、低洼积水路段更换五防(防响、防滑、防盗、防坠落、防位移)窨井盖856个、提升窨井盖270个、加装防坠网787个,基本上遏制了窨井盖伤人事件的多发态势。
坚持各负其责,避免“九龙治水”
针对之前窨井盖管理中存在的多头管理、“九龙治水”情况,《方案》要求,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确定权属,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协调联动,共同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按照‘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各地城市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窨井盖权属单位,要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组织牵头下,认领各类窨井盖的权属关系和主体责任,承担管理责任和治理任务。”桑召力介绍,工作推进中要建立窨井盖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协同联动、各负其责、跨前一步、闭环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
明确责任之后,各权属单位要持续常态化开展窨井盖安全隐患大排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建立整治台账和“一路一档案,一盖一编号,一井一权属”的电子档案。
此外,还要积极探索运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创新监管安全管理模式,逐步推广应用具备防盗、防滑、防移位、防沉降、防坠落等功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窨井盖安全性能,防范车损人伤事故发生。
“下一步,窨井盖专项整治重点由城市公共区域向非公共区域延伸,由城市主次干道向背街小巷延伸,由主城区向所辖乡镇延伸,做到全域覆盖,协同推进。”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