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客在景区内玩跷跷板项目。本报记者李宗宽摄
记者李宗宽通讯员张静
12月6日,位于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玄奘故里的马蹄泉旅游度假村内,冬日暖阳下,鸵鸟在游客身边悠然踱步,黑天鹅在湖面游弋觅食,全电厨房、全电民宿、电动摆渡车、电动游船等,一幅美丽生态画卷正向社会公众展示着绿色发展“零碳之美”。
景区装上“绿色发动机”
“原生态是我们景区的最大特色,但好生态并不等同于低碳。前些年,景区内许多居民依然保留着烧柴做饭的习惯。使用全电厨房改造后,可以做到精准控温、减少油烟。”该度假村经理李嫩芍说。
2020年8月,马蹄泉旅游度假村成为洛阳首个“全电景区”试点单位后,景区先后投资200万元,针对景区内空调,路灯、电气游乐设备以及餐饮小吃街店铺的电烤箱、电锅炉等实施了全电化改造。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因地制宜编制了“零碳景区”电力改造方案,还从景区建筑物结构、用电容量需求、不破坏占用原有景观等多种因素考虑,在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景区“颜值”。
“我们拥有动物园、秋千园、水上乐园等50余项休闲娱乐项目,从吃、住、行到游、购、娱,所有能源全部使用电力,建设‘全电景区’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能源成本虽略有上升,但景区碳排放、火灾隐患大大降低,景区运营更加安全可靠。”该度假村董事长郭向伟介绍。
以清洁电力赋能“新文旅”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列入“十大战略”,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全电景区”是指通过实施电能替代提高景区电气化水平,采取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等改造方式,将传统景区内的燃煤锅炉、农家柴灶、燃油公交、燃油摆渡车、传统码头等进行电能替代,最终实现电能在景区“吃、住、行、乐”能源消费的深度覆盖,是“电气化+旅游”的综合能源发展模式。当前,全国多地已积极开展“全电景区”建设,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化实施“电能替代”,以“全电景区”建设赋予绿色生态旅游新底色,是助力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们将深入实施‘电代煤’‘电代油’等电能替代,力争2025年全市电能替代电量达到70亿千瓦时。”国网洛阳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
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国网洛阳供电公司下一步将电能助力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融,积极打造“全电景区”,以清洁电力赋能“新文旅”,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电景区”覆盖范围,让更多“全电景区”展示“零碳之美”,让河洛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
“全电景区”展示“零碳之美”
国网洛阳供电公司下一步将电能助力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融,积极打造“全电景区”,以清洁电力赋能“新文旅”。
游客在景区内玩跷跷板项目。本报记者李宗宽摄
记者李宗宽通讯员张静
12月6日,位于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玄奘故里的马蹄泉旅游度假村内,冬日暖阳下,鸵鸟在游客身边悠然踱步,黑天鹅在湖面游弋觅食,全电厨房、全电民宿、电动摆渡车、电动游船等,一幅美丽生态画卷正向社会公众展示着绿色发展“零碳之美”。
景区装上“绿色发动机”
“原生态是我们景区的最大特色,但好生态并不等同于低碳。前些年,景区内许多居民依然保留着烧柴做饭的习惯。使用全电厨房改造后,可以做到精准控温、减少油烟。”该度假村经理李嫩芍说。
2020年8月,马蹄泉旅游度假村成为洛阳首个“全电景区”试点单位后,景区先后投资200万元,针对景区内空调,路灯、电气游乐设备以及餐饮小吃街店铺的电烤箱、电锅炉等实施了全电化改造。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因地制宜编制了“零碳景区”电力改造方案,还从景区建筑物结构、用电容量需求、不破坏占用原有景观等多种因素考虑,在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景区“颜值”。
“我们拥有动物园、秋千园、水上乐园等50余项休闲娱乐项目,从吃、住、行到游、购、娱,所有能源全部使用电力,建设‘全电景区’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能源成本虽略有上升,但景区碳排放、火灾隐患大大降低,景区运营更加安全可靠。”该度假村董事长郭向伟介绍。
以清洁电力赋能“新文旅”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列入“十大战略”,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全电景区”是指通过实施电能替代提高景区电气化水平,采取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等改造方式,将传统景区内的燃煤锅炉、农家柴灶、燃油公交、燃油摆渡车、传统码头等进行电能替代,最终实现电能在景区“吃、住、行、乐”能源消费的深度覆盖,是“电气化+旅游”的综合能源发展模式。当前,全国多地已积极开展“全电景区”建设,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化实施“电能替代”,以“全电景区”建设赋予绿色生态旅游新底色,是助力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们将深入实施‘电代煤’‘电代油’等电能替代,力争2025年全市电能替代电量达到70亿千瓦时。”国网洛阳供电公司负责人介绍。
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国网洛阳供电公司下一步将电能助力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融,积极打造“全电景区”,以清洁电力赋能“新文旅”,在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电景区”覆盖范围,让更多“全电景区”展示“零碳之美”,让河洛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