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能源 >正文

用好冬奥遗产,让热起来的冰雪运动不降温

科技日报   |   记者 何亮 热度:
2022-03-08 11:34:30

毋庸置疑,两会期间“冰雪运动”成为热议话题,如何用好冬奥“遗产”更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科技日报记者 何亮

  北京冬奥会圆满结束,冬残奥会激战正酣。毋庸置疑,两会期间“冰雪运动”成为热议话题,如何用好冬奥“遗产”更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了“全项目参赛”,并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同时,通过举办冬奥会,中国更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但是,“与冰雪项目强国相比,我国冰雪项目的发展还需要继续努力,相关部门要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让热起来的冰雪运动热度不减、关注度不降。”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所所长谢敏豪说。

  关注北京冬奥会“无形遗产”

  因服务保障北京冬奥会,正处于隔离状态的谢敏豪向记者在线晒出今年的两会提案:《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工作》。在他看来,“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冬奥会最重要的遗产成果之一,为进一步普及和推广冰雪运动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冰雪运动在“北冰南展西扩东进”的战略推动下,部分南方省份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谢敏豪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为大中小学生开设冰雪项目体育课,开放冰场、雪场,加强冰雪运动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加快提高冰雪运动推广软实力。

  北京冬奥会之所以能够实现“全项目参赛”,运动员的“跨界跨项选材”机制起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我国参加北京冬奥会的177名运动员中,约有1/5来自跨界跨项选材。谢敏豪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一新的选材模式,一方面填补了我国多个冬季项目的空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跨越。另一方面,它为未来体育人才选拔提供了新思路,让更多青少年运动员有机会接触更多项目。

  谢敏豪建议,各相关单位要用好这份“无形遗产”,加强“跨界跨项选材”的研究与实践,打造高水平国家级训练基地,探索体教融合与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新模式,进而完善科技助力的体系建设。

  加快推动冰雪装备国产化

  “北京冬奥会带动中国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的发展不会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效果。”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张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各项支持冰雪运动发展的政策,不能随着冬奥会的结束而停止,而要越来越精准、高效。

  在北京冬奥会筹办期间,国家从顶层设计出发,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支持专业的运动器械和装备进行了国产化研究,雪车、雪板、防切割赛服、减阻头盔等通过各单位集智攻关,最终实现国产化,助力中国冰雪健儿在赛场上争金夺银。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结束后,北京与张家口两地三赛区的冬奥场馆将向社会大众开放,其他地区的冰雪场馆设施也在随着“冰雪热”而加快建设。张健建议,中国的冰雪产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要面向广阔的市场需求,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推动更多冰雪装备国产化,不断降低冰雪运动的参与门槛,让冰雪运动走进千家万户,助力全民健身。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