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新华社发
秋风拂面,胡杨摇曳,东风航天城——在这片戈壁最美的时节,神舟飞船再次出征远航、问鼎苍穹。10月15日晚,圆梦园内灯火通明,在欢呼声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着乳白色航天服,从问天阁南侧门依次走出。
指令长翟志刚走在最前面,6天前刚刚过了55岁生日的他风采依旧。13年前神七飞天,他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出舱行走,成为第一个太空漫步的中国人。今天,他又一次挂帅出征,探访浩渺深邃的外太空。
“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带着甜美的笑容走在翟志刚左边。8年前,作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她将崇尚科学、热爱航天的种子播撒到亿万孩子心中。作为首个两度出征的中国女航天员,她将创下中国航天员驻留太空时间最长的纪录。
走在翟志刚右边的是航天员新面孔——四川小伙叶光富。作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为了这一天,他等待了多年。今天,他就要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开启探索宇宙新世界的大门。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翟志刚!”广场上传来翟志刚铿锵有力的报告声,“航天员王亚平”“航天员叶光富”依次传来。
“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尚福发出出征命令,并举手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两旁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中小学生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为航天员加油祝福。面对热情欢送的人群,三名航天员扬起戴白手套的右手,微笑着跟大家挥手致意,随后登上专车驶出圆梦园广场。
5公里外,高大的发射塔架旁,神舟十三号飞船正静静等候航天员的到来。
千里戈壁,万籁俱寂。午夜的发射场气温已低至零下,可现场的人们却在这深秋袭人的冷风中兴奋地等待着那个不同寻常的时刻,热血沸腾。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零号指挥员吴华清晰洪亮的口令声响彻任务战线各个指挥大厅。作为载人航天任务第7任零号指挥员,为了这一刻,吴华准备了22年,“执行神舟一号任务时,我首次听到指挥员慷慨激昂的口令声,就向往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从神一到神十三这22年,吴华梦想成真。
“神十三、神十二火箭同时进场,神十三任务准备时,神十四火箭也要做好待命执行应急任务的准备,三发任务产品交叉并行测试,这在我们发射场上是前所未有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郑永煌说。
点火前15分钟,发射区所有工作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要知道,火箭点火瞬时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火焰裹挟着浓烟向塔架四周滚滚袭来。每次烈焰升腾,距离塔架约50米的榆树,都要经受火箭尾焰高温热浪的炙烤。
“5分钟准备!”零号指挥员的口令再次传来。等待中的人们骤然紧张起来,时不时地抬头观望直插云霄的火箭。与此同时,遥测指挥陈启蒙下达口令:“启动记录。”闻令而动,遥测操作手们开始记录火箭飞行数据。
105米的载人航天发射塔架上,第三组回转平台迅速张开双臂,乳白色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傲指苍穹。火箭顶端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箭身金黄色的“神箭”字样格外醒目,3名航天员正稳稳地坐在返回舱内,即将开启一场跨年远行。
“1分钟准备!”10月16日0时22分,测发大厅内,除了口令声,安静得能听到岗位人员的呼吸声。与此同时,在空旷的发射场上,似乎能听到分秒跳动的声音。
“3、2、1,点火!”全场观众跟着零号指挥员口令同声高喊。
刹那间,大地震颤,橘红色的火焰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底部喷涌而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划破深秋的夜空,直刺苍穹。
“酒泉持续转弯”;
“东风光学、USB、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东风飞行正常”;
“助推器分离”;
“一二级分离”;
“抛整流罩”;
“船箭分离”;
…………
“根据北京飞行控制中心评定结果,我宣布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邹利鹏的声音响起,指挥大厅现场沸腾了,科技人员们眼含泪花,激动相拥。发射场全体参试人员也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千万个小时的刻苦攻关,换来了这幸福的一刻。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3名航天员带着国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苍穹,他们担负使命,他们承载梦想,前往浩瀚宇宙中的中国太空之家。
今晚星光璀璨!今夜大漠无眠!
(本报酒泉10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章文 本报通讯员 奉青玲)
高奏凯歌朝天阙——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侧记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
10月15日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新华社发
秋风拂面,胡杨摇曳,东风航天城——在这片戈壁最美的时节,神舟飞船再次出征远航、问鼎苍穹。10月15日晚,圆梦园内灯火通明,在欢呼声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着乳白色航天服,从问天阁南侧门依次走出。
指令长翟志刚走在最前面,6天前刚刚过了55岁生日的他风采依旧。13年前神七飞天,他身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出舱行走,成为第一个太空漫步的中国人。今天,他又一次挂帅出征,探访浩渺深邃的外太空。
“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带着甜美的笑容走在翟志刚左边。8年前,作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她将崇尚科学、热爱航天的种子播撒到亿万孩子心中。作为首个两度出征的中国女航天员,她将创下中国航天员驻留太空时间最长的纪录。
走在翟志刚右边的是航天员新面孔——四川小伙叶光富。作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为了这一天,他等待了多年。今天,他就要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开启探索宇宙新世界的大门。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翟志刚!”广场上传来翟志刚铿锵有力的报告声,“航天员王亚平”“航天员叶光富”依次传来。
“出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李尚福发出出征命令,并举手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向航天员学习!向航天员致敬!”两旁的航天科技工作者、中小学生挥舞着手中的五星红旗,为航天员加油祝福。面对热情欢送的人群,三名航天员扬起戴白手套的右手,微笑着跟大家挥手致意,随后登上专车驶出圆梦园广场。
5公里外,高大的发射塔架旁,神舟十三号飞船正静静等候航天员的到来。
千里戈壁,万籁俱寂。午夜的发射场气温已低至零下,可现场的人们却在这深秋袭人的冷风中兴奋地等待着那个不同寻常的时刻,热血沸腾。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零号指挥员吴华清晰洪亮的口令声响彻任务战线各个指挥大厅。作为载人航天任务第7任零号指挥员,为了这一刻,吴华准备了22年,“执行神舟一号任务时,我首次听到指挥员慷慨激昂的口令声,就向往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从神一到神十三这22年,吴华梦想成真。
“神十三、神十二火箭同时进场,神十三任务准备时,神十四火箭也要做好待命执行应急任务的准备,三发任务产品交叉并行测试,这在我们发射场上是前所未有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工程师郑永煌说。
点火前15分钟,发射区所有工作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要知道,火箭点火瞬时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火焰裹挟着浓烟向塔架四周滚滚袭来。每次烈焰升腾,距离塔架约50米的榆树,都要经受火箭尾焰高温热浪的炙烤。
“5分钟准备!”零号指挥员的口令再次传来。等待中的人们骤然紧张起来,时不时地抬头观望直插云霄的火箭。与此同时,遥测指挥陈启蒙下达口令:“启动记录。”闻令而动,遥测操作手们开始记录火箭飞行数据。
105米的载人航天发射塔架上,第三组回转平台迅速张开双臂,乳白色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傲指苍穹。火箭顶端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箭身金黄色的“神箭”字样格外醒目,3名航天员正稳稳地坐在返回舱内,即将开启一场跨年远行。
“1分钟准备!”10月16日0时22分,测发大厅内,除了口令声,安静得能听到岗位人员的呼吸声。与此同时,在空旷的发射场上,似乎能听到分秒跳动的声音。
“3、2、1,点火!”全场观众跟着零号指挥员口令同声高喊。
刹那间,大地震颤,橘红色的火焰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底部喷涌而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拔地而起,划破深秋的夜空,直刺苍穹。
“酒泉持续转弯”;
“东风光学、USB、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东风飞行正常”;
“助推器分离”;
“一二级分离”;
“抛整流罩”;
“船箭分离”;
…………
“根据北京飞行控制中心评定结果,我宣布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邹利鹏的声音响起,指挥大厅现场沸腾了,科技人员们眼含泪花,激动相拥。发射场全体参试人员也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数不清的日日夜夜,千万个小时的刻苦攻关,换来了这幸福的一刻。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值得铭记的历史时刻,3名航天员带着国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苍穹,他们担负使命,他们承载梦想,前往浩瀚宇宙中的中国太空之家。
今晚星光璀璨!今夜大漠无眠!
(本报酒泉10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章文 本报通讯员 奉青玲)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