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 >正文

汤阴高新区:坚持“四个聚焦”“链”就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河南日报   |   张永恒 郭瑞华 元倩 热度:
2022-12-16 17:08:43

近日,一场热闹非凡的校企“产供销”对接会在汤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共吸引了县域内30所学校、11家企业代表参加,企业年产值预计将增加450万元。

汤阴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大厅。

今麦郎饮品(汤阴)有限公司全自动纯净水生产线。

河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全自动立体仓库。

速冻食品行业领军企业河南安井食品有限公司。

世界500强益海嘉里(安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鸟瞰图。

  □张永恒 郭瑞华 元倩

  近日,一场热闹非凡的校企“产供销”对接会在汤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举行,共吸引了县域内30所学校、11家企业代表参加,企业年产值预计将增加450万元。这是汤阴高新区继万庄新肥供销对接、博农利“汤材汤用”对接后会又一次构建产业内循环体系、探索“延链补链强链”机制的有益探索。通过推动企业优质产品资源与本地市场销售体系精准对接,加速提升食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有效促进供需双方合作共赢。

  今年以来,汤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强链、补链、延链”为导向,集聚内外部资源,高标准打造更具发展活力、更具竞争优势、更具聚合效应的现代产业集群。如今,食品、医药、精品钢及深加工作为汤阴高新区的特色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正竞相带动相关产业链以蓬勃之势推动汤阴开发区的“二次创业”再掀热潮。

  聚焦龙头带动,链主企业“虹吸效应”持续放大

  作为全省改革试点开发区,汤阴高新区以清醒的判断、坚定的态度、果敢的抉择、有力的行动在安阳市率先完成了“三化三制”改革,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擘画崭新蓝图,产业链发展迎来“大风口”。汤阴高新区强力支持和推动一批“链主”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大项目密集落地,“卡位入链”。其中,食品产业已吸引益海嘉里、豫鑫糖醇、安井食品、今麦郎(饮品)、华龙农庄、中粮面业、嘉士利食品、源香食品、甘源食品等28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落户,拥有“安井”“甘源”“金龙鱼”“嘉士利”“香雪”“福临门”等598个系列品牌产品,初步形成面及面制品、肉类深加工、速冻食品和休闲食品四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十大产业链。先后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食品工业品牌创建工作先进县”“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连续七届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医药产业覆盖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医疗器械等领域,构建了医药材料、研发、生产、贸易、临床“五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格局,是“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园区”,拥有科伦药业、九州药业、尼普洛、诺美药业、九头仙艾等30余家重点企业,建成医药类省级、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个,医药批号449个,医药品种规格612个。精品钢及深加工产业立足“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入驻青龙管业、亚新钢铁、鞍山神龙等行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链条完整、配套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的精品钢产业集群。

  聚焦产业集聚,区中园提级赋能迎“风”发力

  汤阴高新区严格按照“一县一个省级开发区”的改革要求,将新型制造业产业园区、新型材料产业园区统一纳入开发区管理范围,形成“一区多园”管理模式,推动以大带小、一区多园、布局优化、资源共享。汤阴高新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区中园”模式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了功能糖醇百亿级产业园、面粉深加工百亿级产业园、亚新钢铁百亿级产业园、神龙精品钢深加工百亿级产业园及医疗器械产业园、高端制造业产业园,着力推动“四大百亿级”产业园规划、建设、招商、落地,以此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区内产业链条整体升级,持续激发产业市场主体活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地位作用充分彰显。

  在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戴着口罩在各自施工区域热火朝天地施工作业,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工地,焊接声、切割声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点燃了冬日里汤阴高新区的“热情”与“活力”。这只是汤阴高新区以“区中园”模式探索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一个缩影。在今年的“三化三制”改革中,汤阴高新区瞄准制约发展的堵点、阻点,以专业化、市场化和去行政化为方向,采取“管委会+公司”改革路径,从本质上回归开发区的经济属性,拓宽弘达公司运营、投资、孵化等职能,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和投资导向,围绕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方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机遇,加快推进总投资7.6亿元的医疗器械产业园、高端制造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医药产业园建设,全面推进开发区综合配套设施扩量提质。

  聚焦服务创优,全力保障产业链稳定流畅

  建立一个有强劲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优质的服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围绕汤阴县“三大主导产业链”,按照全省“13710”工作要求,汤阴高新区建立项目全周期“专人代办”工作机制,通过“企业动嘴、帮办跑腿”,跑出了利企便民“加速度”审批。汤阴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与汤阴县企业服务中心合署办公,积极承接下放的64项审批权限,放权赋能工作取得快速进展。在为福建源香食品办理手续的服务过程中,仅用15天的时间就办结了项目全部手续。

  为解决疫情之下企业发展困境,汤阴高新区相继出台《企业服务工作任务清单》《关于进一步做好惠企纾困、落实“八个深化”工作的通知》及《优化营商环境15条措施》等文件,高标准筹建运行“企业之家”、企业用工储备库,搭建校企、银企、企企对接合作新平台,全力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方面的培训。并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大礼包”,全体干部主动上门送政策、送服务,当好惠企政策“宣传员”,政策落地“联络员”,企业发展“服务员”,协调解决产业链疏通、要素保障等困难、问题,确保产业链运转顺畅。截至目前,汤阴高新区内120余家企业共享受各类惠企政策3500余项,奖补金额达6亿多元。

  聚焦协同创新,构建企业互促共进发展新生态

  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关键看的是产业链的协同创新能力。汤阴高新区盯紧重点项目、招商项目、研发项目、配套项目,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聚集约创新发展。加快推进总投资58.06亿元的11个重点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完善“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中粮粮谷、白云山东泰迁建、其亮食品项目等一大批主导产业项目加速推进中。同时,围绕产业链图谱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吸引一批上下游配套项目落地,做强主导产业、做长产业链条、布局未来产业,推动形成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梯次发展格局。突出创新核心地位,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先后引进、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5家;持续做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目前汤阴高新区4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覆盖率达到95.7%,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为突出集聚集约,提升产业投资强度和亩均效益,汤阴高新区敢于“较真碰硬”,全面启动低效工业用地盘活攻坚工作,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项目落地承载力,全力保障优质项目落地。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汤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汤阴高新区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滚动实施“三个一批”,做强主导产业、做大特色产业、谋划未来产业,着力打造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特色优势鲜明、发展动能强劲的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引领区和改革先导区,为建设美好汤阴,谱写开发区崭新篇章加压奋进、砥砺前行!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