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 >正文

能人回乡 党建引领创建宜居乡村

河南日报   |   记者 韩春光 热度:
2023-03-28 10:15:37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往沈丘县白集镇东北方前行,麦苗拔尖,油菜花黄,鸟儿欢唱,胡桥村逐渐显露真容。

沈丘县白集镇胡桥村党支部书记胡长青在易返贫监测户胡杰艳家走访。孙自营 摄

  □本报记者 韩春光 本报通讯员 王向灵 王超群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往沈丘县白集镇东北方前行,麦苗拔尖,油菜花黄,鸟儿欢唱,胡桥村逐渐显露真容。这个仅有194户900多口人的村庄,家家户户洁净优美,随处可见白墙黛瓦的新民居。

  “几年前,俺村还脏得出名,你看现在,大街小巷多整洁、房前屋后多干净,这可都是村党支部书记胡长青的功劳!”59岁的村民胡天勤,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竖起大拇指。

  说起胡桥村眼下的宜居生活,不得不提起村党支部书记胡长青。属于80后的胡长青,从小习武,体格健壮,双眸有神,性格直爽,这些年来在郑州发展得风生水起。

  但是每次回到家乡,看着邻村一天一个变化,自己的村子却原地踏步,他心里很不是滋味。2017年6月,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盛邀下和众乡亲的呼吁下,胡长青毅然回村任职,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扛起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大旗。

  “不负重托,尽力而为,打造靓丽胡桥村,争取早日让乡亲们过上幸福和美的新生活!”上任伊始,胡长青就带领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征集广大村民的意见建议。

  针对人居环境欠佳、基础设施滞后、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胡长青当即自掏腰包60余万元,加宽铺修村里水泥路面2.4公里,栽植景观树1200棵,安装更换摄像头100多个,绘制文化墙2600多平方米。接着就是打井、铺设自来水管道等等。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胡桥村已从全镇环境最差的村,成为全镇“三边四化五美”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

  “以前,俺村贫穷落后,村里村外到处都脏兮兮的,男孩连说媒都不好说。现在村里干净了、整洁了,外村女孩愿意嫁到俺村来了。”83岁的村民胡云鹏,脸上洋溢着笑容。

  在入户走访中,胡长青发现,有些村民竟然还以谁家能吃上低保或被认定为建档立卡户而引以为豪。为了转变群众的错误观念,在群众大会上,胡长青真诚而耿直地说:“低保政策是国家救济困难群众的,只能保障家庭的基本生活。要想致富奔小康,生活过得体面,只有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他推心置腹的“演说”,让这些村民逐渐明白了幸福是干出来的、奋斗出来的,激发了许多村民“活出个样子”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气神儿。

  为了营造风清气正的文明村风,在由县纪委、镇纪委工作人员参加的全村党员干部作风整顿暨警示教育会上,胡长青郑重表态:党支部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党建引领至关重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村干部的分内事,自己决不抽群众一根烟,喝群众一杯酒,要群众一分好处费。

  在胡长青的影响带动下,许多村组干部自觉做到:群众请吃不到场、大小便宜不贪占、遇到好处不伸手,由此大大密切了村里的干群关系,促使该村连续5年实现“零上访、零投诉、零纠纷”目标。

  独家小院,3间主房、2间配房,砖石楼板,铁制大门,砖砌院墙,水泥地面。你绝对猜想不到,这是该村易返贫监测户胡杰艳的新家。51岁的胡杰艳,先天性残疾,妻子张改华是聋哑人,原来住的房子露着天。去年底,他家翻盖房屋,除了争取政策扶持资金外,剩余建造资金全部由胡长青兜底。

  “对于困难群众,咱必须努力拉一把,帮他们渡过难关!”说这话时,性格刚毅的胡长青,眼睛湿润,心情激动。

  为了让本村由“脏乱差”变成“洁净美”,并继续保持下去,去年,胡长青又自掏腰包10多万元,整治坑塘1个,安装坑塘护栏1300米。整治废弃沟渠2条。昔日的臭水塘和废沟渠,如今已是焕然一新。胡长青还利用城里朋友的关系,为村里要来垃圾车和洒水车各一辆,每天村里的路面能洒水,村民的生活垃圾能及时运得出。看到这一切,乡亲们的心里甭提有多舒坦了。

  “俺村北边有段土路,由于一直没有修整而让广大群众堵心,也成了胡长青的心病。”村民胡中军说,胡长青又计划自掏腰包,打通这段“闹心路”。预计5月份动工修路,这样一来,村里就全部通上水泥路了。

  在胡长青的倡议下,村里将每月1日定为全村公益劳动日,鼓励全村干部、党员、村民当日参与公益劳动,并抽调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组成检查小组,进行量化打分,组与组比、户与户比、勤与懒比,以此激发全体村民树立“人人都是清洁工,胡桥变美也轻松”的环保意识。

  “下一步,村党支部、村委会办公楼,文化广场,小公园等,都将破土动工。我们将依靠本村及周边村庄农产品量大质优的优势,创办一个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近就业,向着更加和美宜居的幸福生活奋力进发!”春日的暖阳下,胡长青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手记

  作为一名基层的共产党员、村党支部书记,一人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不算什么,发挥好党建引领的作用,让乡亲们都有一个舒心的生活才算本事。这是胡长青的回乡就职誓言。

  誓言铮铮,贵在行动,重在落实。近年来,胡长青多次自掏腰包,为村里修整道路、清理沟塘、栽植树木,帮助村民修盖房屋,他时时处处都以身作则,走在最前面。尤其是下大力气,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人居环境大整治,让胡桥村短期内就实现了由“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嬗变。

  心中有担当,敢破万重山。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如今的胡桥村,正在党建的引领下,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不断提升宜居乡村的颜值,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成为全县第二批“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