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派出所民警上门为群众送身份证。
□本报记者 王斌
“范警官,我刚路过响河桥,桥边有个女孩行为有点怪,你们赶紧过去看看吧!”今年8月的一天,外卖小哥小赵在送外卖途中,发现一名女子举止异常,便拨通了社区民警范静的电话。社区民警随即赶到,将欲跳河轻生的女子救下。
这是发生在虞城县公安局城关镇的一幕。外卖小哥为啥和社区民警这么熟?这源于虞城县公安局推出的信息员制度。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掌握社会面的动态情况,虞城县公安局创新性地将全县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行业人员发展成为公安机关的信息员。
“这些人员经常在社会面活动,往往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一些治安事件、矛盾纠纷的蛛丝马迹,将他们纳入公安机关的群防群治队伍是应有之义。”虞城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宋占珂说。
在布局社会面防控的同时,虞城县公安局还将目光瞄向派出所的各个辖区。在各个派出所的牵头组织下,辖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治安积极分子以及部分商户联合组成了联防联控队伍,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
“我是社区干部,也是联防联控队员,小区哪里有安全隐患,谁家生活有困难,谁家夫妻拌嘴了,我都会管上一管,咱不能辜负了公安机关和群众对咱的信任!”城关镇中心社区干部胡津玲笑着说。
在虞城县采访期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一个个分布在村镇、社区的警务室、警务工作站。
本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虞城县公安局近年来持续抓好“一村(格)一警”建设。目前,全县各个派出所已建成警务室81个,警务工作站430个,配备专职社区民警112名。社区民警带领各村辅警专门负责人口管理、安全防范、服务群众、信息采集等工作,做到了“融”入社区,每天与群众面对面,辖区群众对社区民警的知晓率达98%以上。“群众只有和你熟悉了,有啥麻烦事儿、烦心事儿才愿意和你说。”社区民警张保华说。
在虞城县站集镇,派出所在“一村(格)一警”的基础上,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探索出“1+1+1+N”矛盾联调工作机制,即每起矛盾纠纷都由1名社区民警、1名包村辅警、1名村调解员联合调解,再根据纠纷性质和需要,及时调动综治、土地、民政、司法、教育、卫生、劳动等部门人员加入联合调处小组。
“小组成员根据各自岗位职责,从法律法规、村规民约、风土人情、道德涵养等方面讲事实、摆道理、定责任、疏思想,可以及时有效地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站集派出所所长陈建松介绍。
为了做到“服务不缺位”,公安机关也很贴心:全县各个派出所以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和户籍室为依托,先后推出“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等举措,让民警多跑趟、群众少跑腿;并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实行“一站式”登门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所需业务。
目前,虞城县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各类矛盾纠纷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节节攀升。一幅以平安为底色的和谐幸福新画卷正在“木兰之乡”徐徐铺展。
“虞城县公安局全体民辅警将继续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开展工作,用夜以继日的忠诚守护,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让新时代‘枫桥经验’花开‘木兰之乡’。”宋占珂说。
虞城县公安局 “木兰之乡”铺展和谐新画卷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掌握社会面的动态情况,虞城县公安局创新性地将全县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行业人员发展成为公安机关的信息员。
城关派出所民警上门为群众送身份证。
□本报记者 王斌
“范警官,我刚路过响河桥,桥边有个女孩行为有点怪,你们赶紧过去看看吧!”今年8月的一天,外卖小哥小赵在送外卖途中,发现一名女子举止异常,便拨通了社区民警范静的电话。社区民警随即赶到,将欲跳河轻生的女子救下。
这是发生在虞城县公安局城关镇的一幕。外卖小哥为啥和社区民警这么熟?这源于虞城县公安局推出的信息员制度。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掌握社会面的动态情况,虞城县公安局创新性地将全县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行业人员发展成为公安机关的信息员。
“这些人员经常在社会面活动,往往能够第一时间发现一些治安事件、矛盾纠纷的蛛丝马迹,将他们纳入公安机关的群防群治队伍是应有之义。”虞城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宋占珂说。
在布局社会面防控的同时,虞城县公安局还将目光瞄向派出所的各个辖区。在各个派出所的牵头组织下,辖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治安积极分子以及部分商户联合组成了联防联控队伍,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
“我是社区干部,也是联防联控队员,小区哪里有安全隐患,谁家生活有困难,谁家夫妻拌嘴了,我都会管上一管,咱不能辜负了公安机关和群众对咱的信任!”城关镇中心社区干部胡津玲笑着说。
在虞城县采访期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一个个分布在村镇、社区的警务室、警务工作站。
本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虞城县公安局近年来持续抓好“一村(格)一警”建设。目前,全县各个派出所已建成警务室81个,警务工作站430个,配备专职社区民警112名。社区民警带领各村辅警专门负责人口管理、安全防范、服务群众、信息采集等工作,做到了“融”入社区,每天与群众面对面,辖区群众对社区民警的知晓率达98%以上。“群众只有和你熟悉了,有啥麻烦事儿、烦心事儿才愿意和你说。”社区民警张保华说。
在虞城县站集镇,派出所在“一村(格)一警”的基础上,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探索出“1+1+1+N”矛盾联调工作机制,即每起矛盾纠纷都由1名社区民警、1名包村辅警、1名村调解员联合调解,再根据纠纷性质和需要,及时调动综治、土地、民政、司法、教育、卫生、劳动等部门人员加入联合调处小组。
“小组成员根据各自岗位职责,从法律法规、村规民约、风土人情、道德涵养等方面讲事实、摆道理、定责任、疏思想,可以及时有效地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站集派出所所长陈建松介绍。
为了做到“服务不缺位”,公安机关也很贴心:全县各个派出所以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和户籍室为依托,先后推出“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等举措,让民警多跑趟、群众少跑腿;并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实行“一站式”登门服务,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办理所需业务。
目前,虞城县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各类矛盾纠纷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节节攀升。一幅以平安为底色的和谐幸福新画卷正在“木兰之乡”徐徐铺展。
“虞城县公安局全体民辅警将继续围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开展工作,用夜以继日的忠诚守护,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让新时代‘枫桥经验’花开‘木兰之乡’。”宋占珂说。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