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正文

“黑白绿”绘出产业发展“金招牌”

河南日报   |   记者 张建新 热度:
2023-05-10 18:46:54

近年来,舞钢围绕特钢及特种装备制造、精纺及纺织、文旅康养及现代农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企业产能扩大、产品提质、产值增加,提升产业整体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塑造高美誉度的区域品牌。

山水舞钢。舞钢市委宣传部提供

金基业重工公司正在实施钢铁产业机械装备制造和钢铁深加工。杨德坤 摄

银龙纺织公司生产车间。杨德坤 摄

灯台架景区。舞钢市委宣传部提供

  舞钢市围绕“一黑一白一绿”(特钢及特种装备制造、精纺及纺织、文旅康养及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企业产能扩大、产品提质、产值增加,塑造出了特种钢铁、现代纺织、肉鸽、白茶等高美誉度的区域品牌。

  □本报记者 张建新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冰珂

  通红的铁水倒进模具,冷却后压轧成各类特种钢板,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棉花通过专用铁路运至公铁智慧物流港,被各企业拉走纺成优质白坯布,再销往全国各地;数千亩翠绿的茶山上,工人们正在采摘茶叶,山下车间内正在加工高档白茶……

  这些画面,是舞钢市“一黑一白一绿”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舞钢围绕特钢及特种装备制造、精纺及纺织、文旅康养及现代农业,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企业产能扩大、产品提质、产值增加,提升产业整体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塑造高美誉度的区域品牌。

  “一黑”——打造特钢及特种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擦亮“中国冶铁文化之都”

  5月4日,在位于舞钢市的舞钢公司轧钢车间,1500℃的铁水倾入模具,凝固成几十吨重的钢锭,再传送至炉中烧到通红,经过轧机反复压轧,变成一块块特宽特厚钢板,发往全国各地。

  舞钢公司是我国首家宽厚钢板研发生产企业,拥有16大系列、350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其中有220多个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在三峡工程、奥运场馆、海洋采油平台、载人航天、核电工程、国产大飞机等180多个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中替代进口,树立了强大的民族品牌。

  舞钢市因钢而建、因钢而兴,铁矿石储量6.6亿吨,占全省探明储量的76.3%,是全国十大铁矿区之一,现有规上特钢及装备制造企业34家,被誉为“中国冶铁文化之都”。

  近年来,该市以舞钢公司为龙头,加快推进合创锻件、复合坯、废钢加工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丰富上下游、完善左右链,精准绘制特钢及装备制造产业链图谱,依托现有企业“内向招商”,发动龙头企业“链上招商”,形成了“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复合材料—机械加工—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发展态势。

  截至目前,舞钢市年产生铁230万吨、粗钢438万吨、宽厚板320万吨、爆炸金属复合材料3万吨。2022年,相继开工了冶金新材料产业园、合创锻件、复合坯、废钢加工基地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特钢及特装制造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一白”——做强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建设全国紧密纺生产基地

  5月5日,舞钢市公铁智慧物流港3条铁路专用线上,新疆棉花通过铁路专线抵港,工人们正在紧张装车卸车,专用货车往来穿梭。

  去年7月,依托漯阜铁路舞钢支线和新建的铁路专用线,舞钢公铁智慧物流港正式运行,并配套有电商综合服务中心、汽车服务中心、交易中心等。今年第一季度,物流港共发送集装箱标准箱1000余箱,运送货物100余万吨,有力保障了域内企业经营需求。

  近年来,舞钢市紧紧围绕“全国紧密纺生产基地”定位,以现有紧密纺生产优势为基础,建设产业链条完整、技术先进、绿色环保、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高的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舞钢市围绕精纺、原棉、仓储物流三条产业链,大力培育银龙集团、云龙纺织、宇龙纺织、裕泰纺织等企业,推进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加快构建“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完整产业链,建设具有

  多种延伸产品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打造中国纺织名城、中国紧密纺生产基地;依托公铁智慧物流港、中储棉舞钢仓储项目建设,建强全国棉花及精纺仓储、物流、配送、期货、交割、保税等为一体的产业生态链。

  2021年,舞钢市棉纱产量9.5万吨,完成产值21.3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5.4%。今年以来,全市新开工了纺织服装产业园、银龙纺织17万锭技改等纺织产业项目,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一绿”——探索文旅康养及现代农业新路子,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五一”假期,舞钢市接待游客达到59.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59亿元,文化旅游市场秩序安全、平稳、有序。

  作为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工业生态旅游城市,舞钢市紧盯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坚持全区域打造、全业态培育、全链条拓展、全时段畅游方向,努力打造以生态休闲、度假康养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品牌,二郎山、灯台架成功创建三钻级智慧景区,姬庄百草园景区、楼子沟休闲运动世界成功创建为3A级、2A级旅游景区。

  舞钢市积极探索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农业“三位一体”发展新路子,充分挖掘原生态、原产地、原生活的山水资源、人文景观和农耕文化,打造以生态休闲、度假康养为主要特色的舞钢全域旅游品牌,实现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和休闲生态协调发展。

  作为全省首批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舞钢坚持“走特色化路、打差异化牌”的工作思路,围绕“鸽、茶、菌、羊”四大产业,实施规模化种养、集约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天成鸽业创成全国唯一的肉鸽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千宝茶业、金菇菌业创成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数据显示,舞钢市近五年累计接待游客2672.4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7亿元;现有规模养殖场5家,存栏种鸽55万对,年出栏乳鸽930万只、鸽蛋710万枚,年产值1.7亿元以上。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