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正文

让期货市场更好为河南赋能

河南日报   |   记者 胡舒彤 热度:
2025-03-19 09:06:14

郑商所被称为新中国期货市场发源地,坐落在郑州,与河南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图为郑商所指定PTA交割仓库。

  □郑商所期货及衍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研究员 王文斌

  郑商所被称为新中国期货市场发源地,坐落在郑州,与河南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在助力河南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中,可以从以下方面为河南蓄能:

  首先,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小麦、花生、苹果等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为了保证农民“丰产又丰收”,相关产业稳健发展,郑商所通过上市相关期货品种,积极发挥期货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功能,同时通过“保险+期货”“商储无忧”等模式,帮助产业主体科学调配资源,规避市场风险,保障收益。未来,郑商所将围绕河南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大蒜、鸡肉等新期货品种研发上市,并探索天气指数等衍生品,丰富风险管理工具,更好促进河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其次,河南综合交通线网规模达到29.2万公里,“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形成,“1+3+4+N”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不断完善,沙颍河、淮河等内河航道实现通江达海。郑商所可围绕化工、钢铁、纺织等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变化,适时优化调整交割业务布局,发掘降低相关商品流通成本的方式方法,吸引省外货源在河南集结,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同时,结合河南制造业基础雄厚的实际,郑商所通过产业基地和产融培育项目,推动上下游企业形成“期货+现货”联动机制,增强产业链韧性。近日,郑商所公布了2025年服务实体经济产融基地92家合作单位名单,包括心连心在内的15家上市公司入选。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示范效应,引导产业企业等经营主体科学合理利用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未来,河南可结合物流枢纽、产业基础和数据资源,打造“期货市场+实体产业+要素流通”的协同体系,服务本地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同时,通过价格信号和资源配置功能高效联通全国市场,促进自身从“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跃升,成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要支点。

  (本报记者 胡舒彤 整理)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