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高校科技创新要立足区域布局、学科专业优势和科研团队实力,推动产学研用融合贯通。近年来,许昌学院党政班子强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强化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依托科研创新平台坚实基础、发挥科研创新团队人才优势,植根中原大地高教沃土,显著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添加科技引擎。
汇聚科技创新人才打造科研创新团队
科研团队是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许昌学院通过组建创新型科研团队不断汇聚优秀人才、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催生高质量创新成果,助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前已经组建由3名中原学者领衔,以1名中原领军人才、2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中原千人计划”(中原英才计划)为骨干的硕士培育学科科研团队。该校科学研究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打造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3个硕士培育学科,分别由郑直、姚致清、黄继红3位中原学者担纲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河南省科技厅于2020年10月批准郑直教授在上市公司黄河旋风设立首批中原学者工作站,实现了高校与企业间的科技协同创新,目前已经为黄河旋风增加产值8亿元,实现利润8千万元。另外还组建涵盖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河南省特聘教授,1名香江学者,7名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22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在内的高层次科研团队。“微纳米结构与应用”研究团队、“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团队及“河南省低维特色功能材料与应用”“河南省生物标识快检产品研发”“河南省密码学与数据安全理论及应用”等5个团队入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纳米催化材料与应用”“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等6个团队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暨哲社创新团队。目前已获批河南省级别的科技暨哲社创新团队11个。
现代纳米科技与钧瓷文化传承完美融合
2012年2月5日,许昌学院把纳米钧瓷科研团队与著名陶瓷艺术家刘志军合作烧制的“纳钧—仿宋渣斗式花盆”捐赠给河南博物院,供河南博物院收藏、展示与研究之用。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与捐赠者代表、许昌学院纳米钧瓷科研团队带头人、中原学者郑直教授现场签约并颁发证书,该校科研处负责人和纳米钧瓷团队成员参加仪式。渣斗式花盆为传世钧官窑经典器型之一,文物原件在故宫博物院收藏。此次捐赠的“纳钧—仿宋渣斗式花盆”,是按照拍卖原件尺寸和釉色复烧的。该作品为传统工艺与科技成果融合的成果,通过科技对传统工艺的改进与提升,把仿宋钧官窑的古朴典雅与釉润如玉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更好地展现宋钧古件天青釉的韵味,采用纳米氧化铁作为呈色剂,对基础釉进行微观界面调控,呈色剂分散更加均匀,有效改善了釉烧过程中釉层的粘度,从而有效降低了流釉,抑制釉层出现缩釉和鬃孔等釉面缺陷,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作品由学校提供技术和釉料,著名陶瓷艺术家烧制,是许昌学院积极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在这件经典传世作品中贯通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四大功能,推动了现代纳米科技与钧瓷文化传承的贯穿融合,促进了中原文化名片钧瓷产业发展与钧瓷文化的传播推广。许昌学院将纳米钧瓷发明专利转让给大宋官窑股份有限公司,专利实施后企业已累计取得1.5亿元的产值和5000多万元利润。
聚焦自主可控产业学院建设打造新工科政产学研用新模式
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现代产业学院是工程人才新需求所催生的新型高校办学机制,是培养新工科人才、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载体。许昌学院获批的《面向自主可控信息技术的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教育部及河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区域信息产业,围绕我国自主可控软硬件人才培养,针对自主可控人才稀缺、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校企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经过一年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组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建设和改革:(1)在项目组的推动下,许昌学院于2020年6月成立了鲲鹏产业学院,并于同年9月开办首届鲲鹏班,依托集学习、实验、实训于一体的华为云平台开展教学、学习活动;(2)构建了高校、企业、产业、行业协会多主体人才培养体制,深入推进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了政产学研用价值共同体;(3)采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聚焦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提高了新工科人才实践创新能力;(4)建立了人才培养基础平台和鲲鹏人才培养专业服务平台相结合的人才生态培养架构,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采用多方育人机制,持续优化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形成了“政产学研用”新工科人才培养和鲲鹏生态创新发展闭环。
自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先后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省级教研项目、河南省一流课程等教研成果,培养鲲鹏专业人才82名,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8%,其中10余名学生进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长安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共获得“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黄河鲲鹏开发者大赛等赛事奖项53项。此外,该项目研究成果受到大河网、河南省教育厅新闻办、许昌晨报、许昌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项目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于许昌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通过本项目的深入研究和实施,许昌学院鲲鹏产业学院培养了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协调推进新工科与传统学科专业的融合发展,培养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基于新工科的许昌学院鲲鹏产业学院的探索与建设对许昌学院乃至省内高校学科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主持人、许昌学院院长岳修峰教授表示,许昌学院将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大力推广本项目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准确把握新工科建设内涵,积极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专业,提高工科专业的整体建设水平,提升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能力与质量,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强化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技创新内生环境
许昌学院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坚持“破四唯”与“立新规”相结合,一是围绕激励创造活力,完善目标导向机制;二是围绕推进产学研结合,完善结合机制;三是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四是围绕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健全了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许昌学院制定年度科研项目经费任务,实施许昌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申报,培养许昌学院校级科研创新团队,颁布《许昌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许昌学院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讨论《许昌学院教学科研高质量成果奖励办法》等30余项科研制度,优化科研成果评价机制。通过加大高层次和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工作绩效权重,不断强化科研创新的制度保障和激励力度。注重优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建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依据国家与河南省相关文件精神,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因地制宜,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做好放管服工作,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调动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优化科研项目立项推荐制度,合理评价指标,鼓励支持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注重优化科研资源,通过合理整合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科研资源,确保科研项目的高效有序持续开展。科研制度创新为许昌学院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生注入强大动力,助推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高校智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产学研用融合贯通
一、建立一个机制:乡村振兴人才保障机制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许昌学院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注重通过加强科技引领、实施重心下移、开展服务下沉等活动,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做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新时代乡贤文化研究,推动新乡贤队伍建设。依托省级科研平台,学校与地方党委政府联合成立了“新时代乡贤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定期举办“新乡贤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讨会,挖掘整理乡贤文化史料,对先贤编史立传、提炼新乡贤文化精粹,出版相关专辑、研究专著,为开展新乡贤事迹整理和精神宣传,提供了有力支持,切实把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为促进全面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贡献。
二是积极与帮扶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乡村振兴人才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学院主动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为帮扶地培育了200余名具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一定生产技能的职业经理人,有效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土木工程学院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与帮扶地区联合开展“建筑八大员”以及相关职业资格和技能培训,累计培训近2000人。商学院聚焦地方特色产业,通过开设“淘宝、拼多多、京东”网店运营及微商、新媒体运营课程,培育了100余名电商创业人才。
三是积极为帮扶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学校依托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基地,发挥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智库研究功能,每年投入专项资金40余万元,支持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的《关于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提案》《河南省古村落保护的法律路径》《乡贤组织在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中的法治化作用研究》等多篇资政报告,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采纳和省级领导批示,成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参考。
四是有效发挥省派“第一书记”作用,助推精准文化扶贫。学校党委先后选派3位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到定点帮扶的许昌市建安区艾庄乡袁庄村任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集体嘉奖单位”,3位第一书记中,1人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首任第一书记的扶贫攻坚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依托该校科研团队为定点帮扶乡村开展镇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提供科技服务。
二、制定一项规划: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工程规划乡
村蕴含着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景观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许昌学院通过制定“许昌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工程规划”,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是编辑出版《中原农耕文化》丛书。作为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基地的学术成果,丛书共分五卷,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丛书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全面呈现了中原地区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生活境况、工匠技艺和文化现象,对中原农耕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是建立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协同保护机制。帮扶地区的部分当地农户,存放有农耕时代的劳作器具和生活用具,对研究农耕文明、珍藏农耕记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许昌学院依托河南省唯一“传承农耕文明史料、开展农耕物件研究”的专题博物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选派专家团队到帮扶地区,就保护和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开展宣讲和培训,通过有偿的方式收购当地居民的老物件来补贴农户,成为当地居民鉴定“宝贝”和科普农耕知识的重要载体。
三是重塑历史文化遗迹与旅游产业新融合。学校组织历史文化与旅游学科的专业教师,到帮扶地区进行实地查看,提出了依托当地红色资源,通过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与保护,着力打造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阵地的方案,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并付诸实践,建成了面向省内外的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是建设与当地民俗相协调的乡村旅游文化建筑群。学校组织历史、音乐、旅游、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教师,多次到帮扶地区进行调研,充分挖掘帮扶地区有记载的诗赋歌谣、戏曲舞蹈、民间杂耍、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俗文化资源,提出“将当地民俗特色鲜明的豆腐坊、茶坊、面坊、药坊等传统手工作坊沿街布局,形成地方特色文化街”,“搭建民俗文化展示舞台,演绎展现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等战略设想,已经被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并实施。
三、形成一套体系:助推乡村振兴新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文化振兴要以文兴产。许昌学院积极引导和扶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探索助推乡村新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切实增强乡村产业的“自我造血功能”。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做好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学校选派驻村帮扶干部统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将全民艺术普及与乡村文化振兴联动推进,大力开展“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第一书记上党课”等学习教育活动,筹建了“红色网络教育家园”,开辟了“党建文化一条街”,提高了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帮扶村获得“许昌市党建200强村”“许昌市文明村镇”“河南省卫生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是创新文演形式,提升文化振兴新高度。学校智库研究机构成员到帮扶地开展深度调研,挖掘当地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纯化民风中的作用,依托专业优势创作了一批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影视文化作品——以历史为脉、民俗为魂,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采用360°环幕立体电影的形式,全面展示了帮扶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民俗文化,深受好评。
三是融合农商文旅,延伸创意农业产业链。学校组织重点学科科研团队中食品、农艺、营销等专业的老师,深入帮扶地区,对手工业家庭、食用菌种植农户等致富带头人进行精准指导,利用“乡村就业扶贫车间”动员困难户和脱贫户等200余人实现“村内就业”,鼓励开展“扶贫文化特色标识”商标注册、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帮扶地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年增收益20余万元、在村经营农户年均收入增长近60%。
植根中原大地高教沃土 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全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高校科技创新要立足区域布局、学科专业优势和科研团队实力,推动产学研用融合贯通。
全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高校科技创新要立足区域布局、学科专业优势和科研团队实力,推动产学研用融合贯通。近年来,许昌学院党政班子强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强化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依托科研创新平台坚实基础、发挥科研创新团队人才优势,植根中原大地高教沃土,显著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添加科技引擎。
汇聚科技创新人才打造科研创新团队
科研团队是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许昌学院通过组建创新型科研团队不断汇聚优秀人才、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催生高质量创新成果,助推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前已经组建由3名中原学者领衔,以1名中原领军人才、2名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等“中原千人计划”(中原英才计划)为骨干的硕士培育学科科研团队。该校科学研究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发展战略,打造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3个硕士培育学科,分别由郑直、姚致清、黄继红3位中原学者担纲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河南省科技厅于2020年10月批准郑直教授在上市公司黄河旋风设立首批中原学者工作站,实现了高校与企业间的科技协同创新,目前已经为黄河旋风增加产值8亿元,实现利润8千万元。另外还组建涵盖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河南省特聘教授,1名香江学者,7名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22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在内的高层次科研团队。“微纳米结构与应用”研究团队、“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团队及“河南省低维特色功能材料与应用”“河南省生物标识快检产品研发”“河南省密码学与数据安全理论及应用”等5个团队入选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食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纳米催化材料与应用”“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等6个团队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暨哲社创新团队。目前已获批河南省级别的科技暨哲社创新团队11个。
现代纳米科技与钧瓷文化传承完美融合
2012年2月5日,许昌学院把纳米钧瓷科研团队与著名陶瓷艺术家刘志军合作烧制的“纳钧—仿宋渣斗式花盆”捐赠给河南博物院,供河南博物院收藏、展示与研究之用。河南博物院副院长张得水与捐赠者代表、许昌学院纳米钧瓷科研团队带头人、中原学者郑直教授现场签约并颁发证书,该校科研处负责人和纳米钧瓷团队成员参加仪式。渣斗式花盆为传世钧官窑经典器型之一,文物原件在故宫博物院收藏。此次捐赠的“纳钧—仿宋渣斗式花盆”,是按照拍卖原件尺寸和釉色复烧的。该作品为传统工艺与科技成果融合的成果,通过科技对传统工艺的改进与提升,把仿宋钧官窑的古朴典雅与釉润如玉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更好地展现宋钧古件天青釉的韵味,采用纳米氧化铁作为呈色剂,对基础釉进行微观界面调控,呈色剂分散更加均匀,有效改善了釉烧过程中釉层的粘度,从而有效降低了流釉,抑制釉层出现缩釉和鬃孔等釉面缺陷,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作品由学校提供技术和釉料,著名陶瓷艺术家烧制,是许昌学院积极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在这件经典传世作品中贯通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四大功能,推动了现代纳米科技与钧瓷文化传承的贯穿融合,促进了中原文化名片钧瓷产业发展与钧瓷文化的传播推广。许昌学院将纳米钧瓷发明专利转让给大宋官窑股份有限公司,专利实施后企业已累计取得1.5亿元的产值和5000多万元利润。
聚焦自主可控产业学院建设打造新工科政产学研用新模式
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现代产业学院是工程人才新需求所催生的新型高校办学机制,是培养新工科人才、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载体。许昌学院获批的《面向自主可控信息技术的产业学院建设探索与实践》教育部及河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面向区域信息产业,围绕我国自主可控软硬件人才培养,针对自主可控人才稀缺、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匹配、校企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经过一年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组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建设和改革:(1)在项目组的推动下,许昌学院于2020年6月成立了鲲鹏产业学院,并于同年9月开办首届鲲鹏班,依托集学习、实验、实训于一体的华为云平台开展教学、学习活动;(2)构建了高校、企业、产业、行业协会多主体人才培养体制,深入推进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了政产学研用价值共同体;(3)采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聚焦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提高了新工科人才实践创新能力;(4)建立了人才培养基础平台和鲲鹏人才培养专业服务平台相结合的人才生态培养架构,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采用多方育人机制,持续优化新工科人才培养过程,形成了“政产学研用”新工科人才培养和鲲鹏生态创新发展闭环。
自项目实施以来,项目组先后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省级教研项目、河南省一流课程等教研成果,培养鲲鹏专业人才82名,一次性就业率高达98%,其中10余名学生进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长安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继续深造,共获得“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黄河鲲鹏开发者大赛等赛事奖项53项。此外,该项目研究成果受到大河网、河南省教育厅新闻办、许昌晨报、许昌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项目研究成果已推广应用于许昌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安阳工学院和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通过本项目的深入研究和实施,许昌学院鲲鹏产业学院培养了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协调推进新工科与传统学科专业的融合发展,培养大批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基于新工科的许昌学院鲲鹏产业学院的探索与建设对许昌学院乃至省内高校学科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主持人、许昌学院院长岳修峰教授表示,许昌学院将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大力推广本项目研究成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准确把握新工科建设内涵,积极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主动布局适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新工科专业,提高工科专业的整体建设水平,提升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能力与质量,加快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
强化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科技创新内生环境
许昌学院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坚持“破四唯”与“立新规”相结合,一是围绕激励创造活力,完善目标导向机制;二是围绕推进产学研结合,完善结合机制;三是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四是围绕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建立健全了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体系。许昌学院制定年度科研项目经费任务,实施许昌学院国家级科研项目培育基金申报,培养许昌学院校级科研创新团队,颁布《许昌学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许昌学院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讨论《许昌学院教学科研高质量成果奖励办法》等30余项科研制度,优化科研成果评价机制。通过加大高层次和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工作绩效权重,不断强化科研创新的制度保障和激励力度。注重优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建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依据国家与河南省相关文件精神,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因地制宜,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做好放管服工作,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调动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优化科研项目立项推荐制度,合理评价指标,鼓励支持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注重优化科研资源,通过合理整合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科研资源,确保科研项目的高效有序持续开展。科研制度创新为许昌学院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生注入强大动力,助推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
高校智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产学研用融合贯通
一、建立一个机制:乡村振兴人才保障机制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许昌学院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注重通过加强科技引领、实施重心下移、开展服务下沉等活动,改善农民精神风貌,做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新时代乡贤文化研究,推动新乡贤队伍建设。依托省级科研平台,学校与地方党委政府联合成立了“新时代乡贤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定期举办“新乡贤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研讨会,挖掘整理乡贤文化史料,对先贤编史立传、提炼新乡贤文化精粹,出版相关专辑、研究专著,为开展新乡贤事迹整理和精神宣传,提供了有力支持,切实把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为促进全面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贡献。
二是积极与帮扶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乡村振兴人才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学院主动发挥社会服务职能,为帮扶地培育了200余名具有较强市场意识、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和一定生产技能的职业经理人,有效满足了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土木工程学院利用学科专业优势,与帮扶地区联合开展“建筑八大员”以及相关职业资格和技能培训,累计培训近2000人。商学院聚焦地方特色产业,通过开设“淘宝、拼多多、京东”网店运营及微商、新媒体运营课程,培育了100余名电商创业人才。
三是积极为帮扶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学校依托河南省重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许昌学院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基地,发挥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智库研究功能,每年投入专项资金40余万元,支持帮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的《关于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提案》《河南省古村落保护的法律路径》《乡贤组织在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中的法治化作用研究》等多篇资政报告,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采纳和省级领导批示,成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参考。
四是有效发挥省派“第一书记”作用,助推精准文化扶贫。学校党委先后选派3位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到定点帮扶的许昌市建安区艾庄乡袁庄村任第一书记。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集体嘉奖单位”,3位第一书记中,1人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首任第一书记的扶贫攻坚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依托该校科研团队为定点帮扶乡村开展镇村建设规划和乡村振兴规划提供科技服务。
二、制定一项规划: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工程规划乡
村蕴含着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景观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许昌学院通过制定“许昌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传统乡村文化保护工程规划”,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是编辑出版《中原农耕文化》丛书。作为中原农耕文化与乡村发展研究基地的学术成果,丛书共分五卷,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丛书以农耕文化为切入点,全面呈现了中原地区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生活境况、工匠技艺和文化现象,对中原农耕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是建立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物证协同保护机制。帮扶地区的部分当地农户,存放有农耕时代的劳作器具和生活用具,对研究农耕文明、珍藏农耕记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史料价值。许昌学院依托河南省唯一“传承农耕文明史料、开展农耕物件研究”的专题博物馆——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选派专家团队到帮扶地区,就保护和传承传统农耕文化开展宣讲和培训,通过有偿的方式收购当地居民的老物件来补贴农户,成为当地居民鉴定“宝贝”和科普农耕知识的重要载体。
三是重塑历史文化遗迹与旅游产业新融合。学校组织历史文化与旅游学科的专业教师,到帮扶地区进行实地查看,提出了依托当地红色资源,通过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与保护,着力打造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阵地的方案,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认可并付诸实践,建成了面向省内外的红色培训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
四是建设与当地民俗相协调的乡村旅游文化建筑群。学校组织历史、音乐、旅游、土木工程等专业的教师,多次到帮扶地区进行调研,充分挖掘帮扶地区有记载的诗赋歌谣、戏曲舞蹈、民间杂耍、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俗文化资源,提出“将当地民俗特色鲜明的豆腐坊、茶坊、面坊、药坊等传统手工作坊沿街布局,形成地方特色文化街”,“搭建民俗文化展示舞台,演绎展现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等战略设想,已经被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并实施。
三、形成一套体系:助推乡村振兴新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文化振兴要以文兴产。许昌学院积极引导和扶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探索助推乡村新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切实增强乡村产业的“自我造血功能”。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做好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学校选派驻村帮扶干部统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将全民艺术普及与乡村文化振兴联动推进,大力开展“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第一书记上党课”等学习教育活动,筹建了“红色网络教育家园”,开辟了“党建文化一条街”,提高了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帮扶村获得“许昌市党建200强村”“许昌市文明村镇”“河南省卫生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是创新文演形式,提升文化振兴新高度。学校智库研究机构成员到帮扶地开展深度调研,挖掘当地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纯化民风中的作用,依托专业优势创作了一批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影视文化作品——以历史为脉、民俗为魂,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采用360°环幕立体电影的形式,全面展示了帮扶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民俗文化,深受好评。
三是融合农商文旅,延伸创意农业产业链。学校组织重点学科科研团队中食品、农艺、营销等专业的老师,深入帮扶地区,对手工业家庭、食用菌种植农户等致富带头人进行精准指导,利用“乡村就业扶贫车间”动员困难户和脱贫户等200余人实现“村内就业”,鼓励开展“扶贫文化特色标识”商标注册、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帮扶地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年增收益20余万元、在村经营农户年均收入增长近60%。
声明: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